首页 >> 锁紧垫圈

央企中钢事件启示政府不能什么都要救0封切机

发布时间:2022-07-28 20:17:05 来源:安道五金网

央企中钢事件启示——政府不能什么都要救

华夏时报编委冉学东

近日市场传闻的中钢事件无疑对整个中国经济和决策层敲响了一个警钟,在经济下行期,风险往往是不期而至,也事先根本无法预知在什么地方就会突然冒烟。

在风险发生时,往往是市场的传闻满天飞:有机构的传闻是:机构获知中钢目前总欠贷815亿:中行200亿、交行150亿、光大110亿、国开100亿、农行90亿、民生75亿、浦发40亿、北京银行30亿、工行20亿。以上数字看起来吓人,但只是总欠贷,并非全部逾期,作为一家国资委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这个贷款数据是可能的,但这个数据并不直接意味着中钢的贷款都要违约,也不意味着中钢就要破产。

接着,中钢的回应是,公司确有个别资金回笼未按期到账。在宏观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低迷,公司资金面紧张。但目前公司经营仍平稳正常。

而目前市场还有传闻是,商业银行已经减免了部分债务,而且国资委还为中钢注资200亿。

一般而言,在金融风险发生时,由于传闻容易引发群体非理性的踩踏事件,因此事件当事方表态甚为谨慎,传言真实性难以证实自然也难以证伪。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中钢承认了资金紧张,那肯定是资金面出了问题,比如贷款逾期是很有可能的,对于这样一个大型国企,银行借贷和授信额度很高,一般来讲,从银行那里借款相对容易,要发生资金紧张,那很有可能是有银行不给他借贷了,而银行不借贷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他的信用出了问题。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中钢集团出现资金紧张,主要是一个公司和经济基本面出现风险的问题:一个是钢铁行业持续的严冬,一个是中钢集团经营战略上的过于激进和冒险。

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所属二级单位65家,其中,境内49家,境外16家。2013年中钢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0亿元。

钢铁行业是在上一轮经济十年景气周期下开始兴旺的行业,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是其量大基础,而2009年四万亿刺激下开始再次腾飞,但是好日子不长2012年开始钢铁行业就进入严冬。

钢铁行业的第一个牺牲品并非大型钢厂,而是以福建周宁地区的民营钢贸商的集体性倒闭表现出来的钢贸商的集体性萧条,已经持续两年多。两年过去了成千上万家的钢贸企业的消亡没有带来这个行业的改善,今年以来铁矿石和螺纹钢的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大型钢厂进入严冬,产能过剩严重,这时候危机还在钢贸领域,当然中小企业过后,现在已经传到到了大型企业,中钢集团是大型的钢贸企业,因此其风险发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其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形成的惯性的规模疯狂扩张是导致中钢如今局面的第二个罪魁祸首,而作为钢铁贸易商中钢集团的大量资金被上下游贸易伙伴占用,也是其发生风险的原因。

2011年5月20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钢集团的审计报告,其中就有一条,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在中钢集团的合作伙伴中,多是民营企业,其最大风险来自企业的经营是否正常。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这种模式让中钢已经陷入风险之中。比如对中钢集团形成占款的中宇钢铁和沧州纵横,均属于边建设边生产的状态。这些企业皮鞭管理粗放,盈利能力差,资金紧张。

所以市场的传言说,是由于海鑫钢铁拖累了中钢,这种说法跟以上媒体的报道有些不谋而合。

中钢不仅仅是资金被占用的问题,中钢的激进扩张也埋下了巨大的风险,从2003年开始中钢规模开始扩张,短短7年的时间,中钢已经由2003年总资产不到100亿元扩展到2010年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2003年12月29日上任的总经理黄天文,为中钢提出了向矿业开发、炭素制品、耐火材料、铁合金和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发展的规划,以及“打造世界一流钢铁生产服务商”这一目标。

中钢还存在对下属子公司管控不严,公司治理松懈,董事长一言堂等等风险。此后还有几家媒体对中钢集团过于基金的扩张导致的风险进行过报道,可见,中钢走到今天并非偶然。

其实,根据媒体报道,中钢集团的财务风险早在2014年6月就被国内评级机构中诚信指出过其风险。中诚信评级曾在2014年6月出具了一份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钢股份)的跟踪评级报告,中钢集团作为担保人,也在报告中被提及。

中诚信评级的报告称,“2013年中钢集团资产负债率达93.87%,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04.74亿元,利润总额1.35亿元。目前看来,中钢集团资产负债率很高,经营面临很大流动性的风险。”因此中诚信评级的结论是:担保主体资质下沉,无法为本期债券提供有力担保。

由于中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集中在银行,这种融资模式存在将一个风险无限放大的可能,这也是中国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为绝对主导的弊端的体现。

一家企业存在贷款逾期时,银行不是切实做风险尽职调查,并通过适当的资金去拯救企业,而普遍的反应都是,只要听说有逾期,立马停止贷款,并在内部评级中被调为关注,其他银行跟着收紧信贷,还可能抽贷。这种行为作为个体的银行是理性的,但是后来多家银行跟进,就造成了合成谬误,最终可能让一家好端端的企业窒息而死,这样的事例已经出现很多起。

所以市场人士透露,中钢不得不救助于国资委,高层出面协调银行,才开始对其续贷,并又减免贷款。不过高层出面协调,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政府行为,这样可以避免合成谬误,让银行行为偏于理性,让企业能够克服暂时困难。对于政府注资的说法,当然这种说法就很难核实了,不过目前,在国有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刚刚开始,中钢的资金紧张目前看来还是暂时现象,国家这时候就开始注资可能性不大。

不过,目前的问题是,中国的融资体系是以银行为主,经济下滑期,这样的事例还可能很多,政府都要出面协调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要让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呢,还不如倒退回十多年前的银行省事,如果都有政府出面担保协调,解决了暂时困难,但行业基本面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仍然原地不动,今后出现贷款风险是银行自己承受呢,还是政府解决,政府能解决行业和企业自身的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政府不能什么都要救,不能任何企业任何行业出了风险都要出面相救,要分清什么行业,什么企业该救,有些行业或者企业本身就是应该淘汰,正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题中应有之义,去产能去杠杆真正落实,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提条件。这需要今后政府用法律法规进行明确,不然将可能自顾不暇。

上一篇: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长江经济带想建30机场下一篇: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绝不是转移污染

扭转间隙测试机

600kN微机控制井盖压力试验机

纤维棒材弹性模量试验仪

碳素材料杨氏弹性模量耐压测试机

低温全自动冲击试验机

友情链接